今年以來
我國部分地方對轄區內
違規占用耕地種樹造林的現象
進行糾偏
要求整改復耕、恢復種糧
一些網絡自媒體
在報道這一現象時
生造了一個叫做
“退林還耕”的概念
并且和此前國家出臺的
“退耕還林”政策相提并論
導致不了解事情經過的網友
將“退林還耕”
也當成了國家政策
并且“以訛傳訛”
說國家的政策變了
過去搞“退耕還林”
現在又搞“退林還耕”
是政策朝令夕改
是“翻燒餅”
那么,事實真是如此嗎?
小編通過官方渠道
查閱了眾多資料文件
給大家一個肯定的答復
“退林還耕”是個偽概念!
首先講講 什么是“退耕還林”
“退耕還林”是大家約定俗成的說法,完整的概念是“退耕還林還草”。
1999年,黨中央、國務院著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局,作出了“退耕還林還草”的重大決策。“退耕還林還草”政策實施以來,取得了改善生態環境、建設生態文明的巨大成就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高度重視退耕還林還草工作,2014年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。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退耕還林還草方案,退耕地塊嚴格限定在25度以上坡耕地、陡坡梯田、重要水源地15-25度坡耕地、嚴重沙化耕地、嚴重污染耕地等范圍內。
經過近十年努力,目前,符合國務院批準的退耕地類條件、農民具備退耕意愿、部門可達成一致的地塊,已經基本建設完畢。
2022年,自然資源部、國家林草局等聯合印發《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的通知》。通知明確,暫緩安排新增退耕還林還草任務。當前,“退耕還林還草”工作重心轉到鞏固已有建設成果上,并強化剛性約束,這類地塊不在耕地恢復范圍。
這說明,國家“退耕還林還草”政策是始終如一的。對于那些按政策已經“退耕還林還草”了的地塊,政策也是明確的,“不在耕地恢復范圍”,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“政策轉向”的問題。
近年來國家出臺的
相關政策法規文件
沒有找到有關
“退林還耕”的表述
那么網上熱傳的“退林還耕”
到底是怎么回事呢
“退林還耕”這一表述,主要是一些自媒體對“種樹改種糧”現象的泛指,是一種簡單化、概括性的“媒介語言”,而不是定義嚴謹、按法定程序出臺的政策概念。實踐當中,部分基層政府為了便于宣傳理解,也簡單草率地引用了這一提法,使得這一并不嚴謹的概念傳播開來。
據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,網友所傳的“種樹改種糧”“退林還耕”,實際上就是對違規占用耕地種樹造林的土地恢復種糧,即“違規占用耕地整改復耕”,“整改復耕”是比“退林還耕”更準確更科學的概念。
無論是“退耕還林還草”,還是“違規占用耕地整改復耕”,都是統籌糧食安全、耕地保護和生態安全作出的重大決策,在地塊類型、實施范圍、政策邊界上,都是清晰明確的,不存在交叉重疊。
總之,要記住
沒有“退林還耕”這個概念
它的準確叫法
是“整改復耕”
千萬別被一些
不準確的提法混淆了概念
動搖我們
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的政策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12033003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512017000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桂)字第020號
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:(桂)字第0230號
網警備案號:45010302000253
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
舉報電話:0771—5530647 郵箱:mail@nnnews.net
登錄
還沒賬號?立即注冊
點擊頭像快速登錄
請輸入驗證碼